近日有读者反映,LV在上海市中心开出了多家限时书店,如果在书店买两本书还可获赠LV帆布袋一只。那么,LV的限时书店究竟是什么?作为奢侈品牌,LV在书店卖的是什么产品?市民和业内人士对此持何观点?
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前往多家LV书店进行了实地探访,并进行了深入报道。
《上海会客厅》节目
(资料图片)
LV推出限时书店,买两本书送一个帆布袋
6月25日是LV推出限时书店活动的第一天。记者在当天下午前往位于奉贤路300号的Manner咖啡馆。奉贤路紧邻南京西路商圈,这里咖啡馆非常密集,附近有多家咖啡馆。走到奉贤路,远远看到有女生站在马路边拿着杯子在进行摆拍,而旁边就是涂色成绿色的LV书店。
LV书店非常醒目,最上面是用白色标注的Manner LOGO,下面则是白色的LV LOGO。虽然当天正好是上班时间,但排队的白领依然不少,门口还有保安和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
6月25日下午,位于奉贤路的Manner咖啡馆门口排起了长队
一些买到了LV咖啡的白领第一件事情就是赶紧拍照打卡。一位背着红色帆布袋的女生刚刚从永嘉路的LV书店赶来,头上还有汗水。这位看上去非常懂经的女生告诉记者,购买的书籍只要没有拆封过,是可以去LV专卖店调换同价位的书的。
当天下午,部分LV书店单价较低的《城市指南》售罄了,顾客只能购买其他单价较高的出版物。而收银条的商品信息显示,两本书的价格高达880元。
有顾客花880元买了两本书
在永嘉路的Metalhands咖啡馆,门口排起了平日难得一见的长队,一位小女孩驻足指着马路对面的咖啡馆问家长,“平时好像没那么多人排队啊?”
永嘉路的这家LV书店主打红色系,在外墙搭了一个雨篷,上面是白色的LV LOGO,而咖啡馆的吧台区域用红色进行了大范围的涂色处理,以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效果。有意思的是,两位身穿红色服装的摩托车手骑着摩托车停在门口,与红色的LV书店倒也非常应景,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摩托车手与活动无关。
永嘉路的这家LV书店主打红色系
位于武康路的Plusone咖啡馆则被涂色为黄色系。6月26日上午9点50分,已经有顾客等候在LV书店门口排队“买书”,有意思的是,一旁的Plusone咖啡柜台并无人排队,小小的店内还有多个空位可以落座。上午10点,卷帘门缓缓升起,工作人员拍照之后才开始售书,排在第一位的男生买了730元的书,并拿到了心仪的帆布袋。
6月26日上午9点50分,顾客等候在LV书店门口排队“买书”
在队伍当中,一位身穿美团外卖服装的小哥特别亮眼,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为客户代买书的。两位来自新西兰的游客对咖啡店旁边的排队现象非常不解,经过路人的一番解释之后,外国游客似乎明白,原来是品牌在做活动。
6月26日上午10点45分,住在奉贤路的市民王先生排队买了两本书并领到了LV帆布袋。王先生当天计划去外地旅游,他在经过Manner咖啡馆时,发现LV在搞限时书店活动就排队参与了活动。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买了两本中文版的《上海城市指南》,一共花了580元。
市民王先生买了两本中文版的《上海城市指南》,一共花了580元
三家咖啡店变身小型书店,已有黄牛出现
对于LV借咖啡馆开出的快闪书店,有叫“限时咖啡书店”的,也有叫“书报亭”的,名称并不统一。不过,Manner在6月26日中午的一篇推文当中给出了比较明确的答案——这就是LV的限时书店!
Manner在6月26日中午的推文介绍LV的限时书店
Manner对于网友的回复
既然LV此次推出的是书店形态的活动,而图书销售属于许可证管理,那么,这些合作的咖啡店是否能卖书呢?记者查询发现,Manner、Metal hands和Plusone三家咖啡馆的经营范围均不包括出版物销售。对于LV借咖啡馆卖书,有表示疑惑的网友在推文下方留言问“书是卖的吗?”而Manner则回复“对的,欢迎来选购书籍噢!”
Plusone单独留出了一块营业区域作为LV书店
记者注意到,三家咖啡店除了留出部分营业面积正常供应咖啡外,店内已经完全布置成了小型书店的模样。Metalhands和Plusone都单独留出了一块区域作为LV书店,墙上和窗口展陈了LV策划的《城市指南》《时尚之眼》和其他出版物,而现场的工作人员与顾客沟通和收款,忙得不亦乐乎。
那么,来LV书店排队的顾客当中有没有黄牛呢?在奉贤路,有保安告诉记者,队伍当中已经有黄牛出现,记者一眼望去,只见一位中年妇女,其穿着打扮与排队的白领有明显差异。
奉贤路LV书店,队伍当中已经有黄牛出现
6月26日,网上已经有人开始挂出了LV书和帆布袋的打包价格,从680元到700元不等,按照两本《城市指南》中文版580元的价格,交易者大约可以赚取100元左右的利润。据悉,LV的限时书店将持续到7月9日,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通过买书而领取到LV的帆布袋。
网上已经有人开始挂出了LV书和帆布袋的打包价格
书店,展现的一定是其文化内蕴
何振华:资深媒体人、上海作家、杂文家、评论家
恕我孤陋寡闻,LV 这套《城市指南》丛书我没读过。《孤独星球》中文版,我十年之前就买了好几本。事实上,在出国旅行时倒并不靠这些“指南”来做功课,我只是闲来比较喜欢翻翻这类读物而已。仅从纯粹爱书的意义上说,平时一直会翻的书,就好比手头肯定是经常用得着的《辞海》《英汉大词典》,谈不上这就是自己最爱看的书。这次 LV 联合沪上三爿咖啡店做“咖啡书店”活动,卖 LV 咖啡和LV的《城市指南》和《时尚之眼》,消费者购买两本书即获赠 LV 帆布袋一个。
在我看来,时尚品牌跨界联手,如果有可圈可点的创意,不过是丰富了魔都时尚文化的样式,东京的LV“航海咖啡”也好,成都的HermèsFit(爱马仕打造的一个趣味健身项目)也好,还有GUCCI在米兰开设的哈利波特款文具店,与其说是跨界卖奢侈,不如说恰恰是烟火气为品牌带来了种种新鲜的别样风情。从深一层看当下快节奏的时尚潮流中普遍存在的泛文化现象,年轻人追求高品质生活,亲近名牌甚至满足于晒出一点点虚荣心,都未可厚非,但毕竟要有正确的引导。既然叫做是“书店”了,哪怕是称之为“报刊亭”,那其中主要展现的一定是其文化内蕴,而不是一阵风似的,你构筑的品宣场景,像煞在卖“书”,你真正的“内容”包括设计好的营销重心,其实大家都懂的。大品牌当然有引导力,但好的有内容的引导力,并不等于什么都一味搞同质化的招徕,从来就没有一本书够得上天地间的“指南”资格。
三家书店,实质上是在为新品造势
孙莺:闵行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从事海派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
这两天,LV的限时书店概念牢牢占据了魔都打卡热搜榜。尽管之前芬迪(Fendi)和喜茶的联名被网友讥嘲为自跌身价,但不同于芬迪的授权,LV卖的是自己的品牌文化,与之合作的三家咖啡店都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品牌,选址也符合《城市指南》一贯的旅行精神,《城市指南》《时尚之眼》都可在书店现场买到,即使什么也不买,大多数粉丝似乎也很愿意喝一杯LV咖啡。
这些年,品牌跨界联名似乎成了常态,既是一种营销方式,也是一种广告模式。三家限时书店的门面色彩,绿红橙三色,鲜艳醒目,与LV前几天发布的2024年新品色彩一一对应,所以完全可以想象,这三家打着“咖啡与书”旗号的快闪店,实质上也是在为新品造势。
还未沦落到买帆布袋子送两册书
吴昊:二酉书店产品经理,从事书店管理工作
这次LV“奢侈品+咖啡+书店”的组合确实吸引眼球,让上海这个咖啡之都又多了几分潮流文化元素。但这是否是在消费“书店”的概念呢?让大众没有看到传统书店欣欣然起势,而是让人觉得咖啡店只要加入书的元素就已经可以取代实体书店了,这是对“书店”的一种肤浅认识。我们再回到书本身的属性上来看这件事,作为特殊商品,图书其兼具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属性让我们产生了今天的讨论。纸质书未来的趋势,到底是商品属性占据主导地位,就像今天的LV销售的图书一样,还是内容属性占据主导地位,就像电子书一样。中国人喜欢讲究中庸,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这也就是当下出版社和书店做的工作。有时候偏向这边,有时候偏向那边,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在不断前进的,我们还是在讨论“书”,那就可以了。至少,还没有沦落到让这场营销变成“买帆布袋子送两册书”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