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投资>正文

回族宗教词汇 回民区志人口民族

来源:互联网2023-08-17 05:41:23

回族宗教词汇?三、满族风俗(一)服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回族宗教词汇?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资料图片)

回族宗教词汇

三、满族风俗

(一)服饰

坎肩 原名“半臂”,又叫“蔽甲方”、“背心”、“搭护”和“马褂”。妇女穿的“坎肩”,滚边、绣花、镶上花绦,绣有花纹。男人穿的“鹰膀” 坎肩,俗称“一字马甲”,前襟上装饰排扣,两边腋下也置纽扣,既美观又穿脱方便。满语管这种形式的“坎肩”叫“巴图鲁”坎肩,巴图鲁在满语中是“勇士”、“英雄”的意思,此种衣饰在八旗子弟中颇受青睐。后来,在其两边加上袖子,便尊为“鹰膀”褂子。

马褂 与“坎肩”相近的衣饰。清代满族还喜欢在袍子外面套上一件“马褂”。清初,穿马褂的仅限于八旗士兵。至康熙、雍正时,普遍流行。皇帝赏给谁一件“黄马褂”,视为极高的荣誉。“坎肩”原本是穿在衣内的,后因为满族有在旗袍外着马褂的习惯,于是“坎肩”也就穿在旗袍之外。

旗袍满语称“衣介”,昔日泛指八旗男女所穿的长袍。最早的旗袍都宽大丰肥,直筒到底,是为适应满族骑射生活和关外气候寒冷的特点而制作的。清朝建立后,旗袍样式逐渐突破民族的局限,成为社会上最主要的服装。辛亥革命后,在知识分子和富裕之家,旗袍的款式渐趋简单适体,旗袍由长变短,由肥变瘦。一般式样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上纽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两侧开叉。用料由绸缎而变为布料。20世纪40年代后,男旗袍逐渐废弃,女旗袍出现紧身、短制、窄腰、曲线的新式样,成为中华民族女性的代表服装。

帽子满语称为“玛哈”。男子不分长幼,一年四季都戴帽子,分为礼帽和便帽两大类。礼帽是指出门、会客,为表示某种礼节而戴,故称大帽。便帽也叫小帽,俗称“瓜皮帽”,亦叫“帽头儿”,是最为常用的,老幼都可以戴的帽子。这种帽子是以六瓣缝合而成的半圆形小帽,似半个西瓜状,故称“瓜皮帽”。满族妇女平时戴平顶帽。

寸子满族妇女特有的木质高底鞋。旧时满族妇女不裹脚,俗称天足,喜穿一种鞋底在脚部正中的木制高底鞋。其高度随身高而定,一般在二三寸左右,长度约占整个鞋底的二分之一,外部包一白布,然后嵌于鞋底正中。一般妇女在十三四岁后方始穿用。俗称其底两头宽中间细者为马蹄底,上宽下窄而成梯形者为花盆底,民间泛称寸子,又称旗鞋,亦有称为龙鱼底或四闪底的。

满族有束腰带的习惯,这与常年的马背生活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夏季扎缕空丝板带。清朝时期腰带的颜色有严格的规定,宗室为杏黄,爱新觉罗王室外枝王辈束红色,其他皆为蓝色。足衣,即靴鞋之类。清时,满族男子一般着尖头靴,以利于马上骑射,官员则着方头靴。靴子有绒靴、革靴之分。

(二)饮食

满族人民继承先祖的吃法,春天喜吃“豆面饽饽”,夏季喜吃“酥叶饽饽”,秋冬二季喜吃“粘糕饽饽”。随着各民族饮食文化交流,四季主食品种繁多,春暖时节,喜吃豆芽就煎饼。入夏后,喜吃葫芦烩羊肉、羊肉爙茄子、“糊沓子”,即嫩葫芦擦丝和白面糊搅拌摊成软饼。炎暑时,喜吃蒜酱拌凉面、粉面碗托儿等。秋季,喜吃羊肉稍子的搁锅面,称之“抓秋膘”,有时也吃炸酱面、蒜拌凉面、稍美。冬季,喜吃酸菜猪肉炖粉条、白面豆包、馄饨。

面食满族以面食为主,主要原料是麦子、玉米、高粱、小米、糜子米。满族称面制品为“饽饽”,其品名繁多有萨其玛、芙蓉糕、绿豆糕、五花糕、卷切糕、凉糕、凤糕、豆面卷子(“驴打滚”)、马蹄酥、肉末烧饼、小酥合、豌豆黄、牛舌饼、茄叶饼、菠萝叶饼、打糕、淋浆糕、豆渣糕等,有“满点(糕点)汉菜”之称。满族群众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立秋的肉包,打春的拉面,冬至的馄饨,夏至的凉面”,说明满族喜吃面食。风味小吃有“肉夹焙子”、“羊油麻花”、“甜窝窝”、“莲花豆儿”、“酱炸兔肉”等。

萨其玛满语译音,是油炸奶油糕,即用奶油、鸡蛋和白面炸成条状再以蜂蜜调和为块,萨其玛是满族糕点的代表。

火锅子是满族家庭必备的民族佳肴。一般有“菜锅子”、“涮锅子”(“涮羊肉”)。据考证“涮羊肉”是努尔哈赤的专利。努尔哈赤的八旗兵驰骋千里,途中做饭,锅中水刚开,敌军便来袭击,于是士兵便将肉片在水中一涮,捞出便食,不料竟发现别有滋味,后来“涮羊肉”的吃法便风靡长城内外。

满族有忌吃狗肉的习俗,相传有一次,努尔哈赤被明朝兵追杀时,昏睡在荒草甸里,被大火包围,黄狗拼死相救,努尔哈赤得救,黄狗却累死。满族因崇敬自己的民族英雄,因而也就忌杀狗,忌吃狗肉。实际上狗是满族狩猎中的忠实助手,满族爱狗心理是在长期狩猎生活中形成的。

(三)居住

早期,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其居住条件非常简陋。在某些偏远山区,人们住在原始的“地窨子”、“马架子”里。“地窨子”冬天居住,一般建在向阳山坡。室内有锅灶、火炕,保温、取暖效果好。“马架子”夏季居住的场所,一般建在林内,借用一些树桩,在树桩上用木铺地,上面搭上人字型架子,再覆盖树皮、山草防雨。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与各民族交往、学习,满族逐渐形成自己的居住习俗。“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说出满族的建筑特点。口袋房是指三间房多在最东面一间南侧开门或五间的在东起第二间开门,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称做“口袋房”。开门的一间称“外屋”、“堂屋”;西面屋又称“上屋”,上屋里南、西、北三面筑有“n”字型大土坯炕,叫做“万字炕”,其中西炕为供奉祖先的地方,是不许坐人的。火炕是住房主要的取暖设备(宫廷内还有火地、火墙),东屋是晚辈居住。北方汉族盖房屋,一般将烟囱设在房脊上,而满族却将烟囱坐落在房西或房后地上,以一段横烟道与烟囱相连,这也叫“跨海式烟囱”。

(四)婚嫁

满族婚姻旧时有四大忌讳:一是不与汉族通婚,二是同姓不通婚,三是不同辈数不通婚,四是不准童婚。至乾隆年间,允许满蒙、满汉通婚,满族的婚俗受汉族影响,逐步形成一套婚俗程序:相亲—下定—娶亲—回门。

相亲首先在媒人操办下把男女青年的生辰八字抄来查看,看看是否犯克、妨祖。所谓“八字”是指出生年、月、日、时,按天干地支相排列,推算此人的贫富寿夭。其中讲究男女之间的属相犯克,“白马怕青牛,鼠羊一旦休,蛇虎如刀锉,龙兔泪交流,金鸡怕玉狗,猪猴不到头”,其实这都是封建迷信毫无科学道理。如果生辰八字没有妨克,紧接着在媒人的安排下,男女双方的阿玛、额娘(满语意为父亲、母亲)要互相窥视姑爷或儿媳,谓之“相亲”。

下定经过相亲双方老人觉得中意,男方家派人给女方家送“四色礼”,红盖头中包着扁簪1只、耳环1对、手镯1副、银钱1包,正式定亲,谓之“下定。

娶亲选定黄道吉日,再由穆坤达〔族长〕或家长选定日子。娶亲在夜间举行,讲究“午夜启程,五更娶回”。正午,举行婚礼。傍晚,新郎与新娘同饮一杯“交杯酒”,分吃一碗半生不熟的“饽饽”(饺子)。

回门娶亲的当天下午,娘家兄弟要来到男方家向亲家阿玛、额娘道喜。新婚第二天,夫妻双双“回门”即回娘家,姑爷在岳父家被待为上客,盛情招待,亲友不能随便耍笑。回门当天必须返回男方家不能在娘家留宿。娶亲第三天,要“以老带新”,新娘由婆家长嫂带领去拜见公婆,然后依次拜见长辈及本家亲戚。新婚第七天,在长嫂的带领下去祖坟上香、敬供,称“祭祖坟”。

(五)丧葬

满族的丧葬礼仪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小殓人病危将要咽气时,家人要为其理发、剪指甲、洗脚、穿衣并将供奉的祖宗板请下,用红布或红纸包好。咽气后,将死者从炕上抬到以木板架成的灵床上。灵床一般放于西屋地中央,头朝西,以白布盖头,红绳缠脚,铜镜压胸,脚下放一盏油灯,称之为“长明灯”。再以黄绸子覆盖身部。这一过程,叫“小殓”。

大殓停尸第三日的夜晚,殓尸于棺,称之为“大殓”。

挂红幡是满族特有习俗,一般大殓之后,在院门前树起两丈余长的高竿,其上悬挂一丈余长红布做成的红幡。满族以红色为送终之色。挂红幡也是一种报丧的形式。当出殡时,红幡为前导。下葬后,红幡被亲属分抢而去,为小孩做兜肚等,认为可免疾病。

出殡即把灵柩送到安葬地点,又称“出灵”。灵初起,先由孝子把焚化纸帛的瓦盆在棺前摔碎,谓之“摔丧”。然后以红幡为先导,仪仗随后。随行随散纸钱于路,称为“陌路钱”。至葬处将灵柩置于墓穴,封土为坟。

服丧安葬后死者至亲还要带孝,百日内不剃发,不换衣。3年内不贴年画,不贴红对联,停止嫁娶。

(六)礼仪

请大安又称“打千儿”。其动作是,先掸箭袖,袖头伏下,左膝前屈、右腿后弯,头与上身稍微向前俯倾,左手贴身,右手下垂,介于作揖与下跪之间的动作。此礼是满族男子对上級或尊者的一种礼节。

请小安问安时垂手站立。平时,平辈相见,也常用此礼。

妇女请安礼是双腿平行站立,两手扶膝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俗称“半蹲儿”,与男子“打千儿”同礼。往昔,满族人家幼辈对长辈每天早晚要请安,而且是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

抱腰礼是满族大礼。至亲相见或贵宾来临,都可施此礼。行礼时,行礼者右腿抢上一步,两手张开,左膝着地,双手抱住受礼人腰部,头轻轻顶于受礼人胸上,受礼人略弯腰,双手轻抚施礼者的头。

擦肩礼平辈相见,常互相“打千儿”后,互碰双肩,表示亲近。

叩拜礼也是一种大礼。一般在庄重的场合施此礼。施礼的动作包括掸袖、跪下、叩头。一般情况只叩1个头。祭祖跳神烧香时叩3个头,见皇上则要三拜九叩。

抚鬓礼满族妇女在拜见公婆、宾客或长者时,常施的一种礼。分半蹲和全蹲式,前者屈膝,后者跪倒。行礼时,以右手指从眉上额头至鬓角,连抚3下,随后点头目视。清朝中期后,用双手放在左侧腰际,身前屈,腿稍弯施礼代替抚鬓礼。

随着社会的发展,满族社交礼仪大为从简,晚辈对长辈多以鞠躬致礼,平辈以握手为常礼,在至亲中,妇女还行“半蹲礼”。

(七)祭祀

祭佛 早先满族信奉萨满教(即拜物教),后来,又笃信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喇嘛教等宗教。萨满教是满族古老的宗教。它的教义是以天堂为上界,诸神居住;以地界为中界,人类居住;以地狱为下界,恶魔居住。萨满教以男巫神“萨满”和女巫神“乌达有”为天使,代替神仙作法,替人类驱魔消灾。满族很重视季节性的祭祀,借以寄托精神上的崇拜之情。后来,又加上满化的神灵护国神关羽和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满族祭佛活动的当天中午,先把关帝、观音佛像请下来,让小男孩骑马抱着佛像在院中走一圈,谓之“备马下地”。然后,祭祀,顶礼膜拜。后于乾隆年间,清政府颁发《满洲祭神祭天典例》,强迫禁止满族祭祀的祖先神、英雄神和动物神,统一祭祀共同的神灵——“佛托妈妈”(满语佛勒格楚克)。

祭祖 祭祖的头天晚上,在祖宗板下拉一口肥猪“领牲”。用酒灌猪耳,只要耳一抖动,就认为祖宗已“领牲”。接着宰杀猪,煮熟后供在祖宗板下,将门窗关闭,灯火熄灭,称之为“背灯祭”,供祖宗尽情享用,以表追思孝敬的赤诚之心。满族祭祖,是为“酬生我育我,庇护保佑之恩,以存孝思追远之诚,赖以弗志之义也”。第二天,祭天地,全家人跪立在索罗杆下(俗称锁龙杆、神杆,传说是老罕王努尔哈赤当年挖人参时所用的工具),家长带领全家陈设猪肉及供品敬贡。家长手托香碟高唱满语祭祀歌,全家人随声附和,祈祷天神保佑阖家平安,多福多寿,吉祥如意。祭礼仪式后,就在索罗杆下分食猪肉。同时,客人不请自来进门分享,不必客气,主人欢迎食客吃的越多越好,客人食毕即行。这是满族流传的以请客共享、借人食福肉的方式来敬神的一种习俗。

祭佛托妈妈3年一祭或隔年一祭,而且一般在冬日或腊月。参加人必须是本族直系男女老幼,出阁之女虽不能参加正式仪式,但可回来跪拜瞻谒祖宗,也可随众领餐祭肉,以尽孝心。祭母仪式是继祭天地之后的第三天清早,把“佛托妈妈”的神袋请下来,挂在院中的索罗杆上,杆下摆供,全家人席地就餐。这一天忌讳外人来。后来,佛托妈妈成为满族的保护神,每逢清明节上坟时插佛花祭奠她,以求保佑全家四季平安。

所有祭祀后,切祭肉一块,连同猪尾、猪胆、饽饽及小米等,攀杆装于锡斗,供“神鸟”——乌鸦、喜鹊餐食。

(来源:《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志》)

相关内容